建哥家园
   今天是:
   
   设为首页  加入收藏  联系我们  
首   页 奇闻逸事 幽默段子 美文欣赏 兴趣爱好 电脑上网 网站建设 知青往事 健康养生 百科知识 摄影图片

兵团撤销后军人去了何方?(3)-知青往事-建哥家园-这是我的网上家园,欢迎光临指导!--www.jiange.ltd
  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知青往事 >> 内容

兵团撤销后军人去了何方?(3)

时间:2016/4/26 13:29:58 点击:

       有一次,他们小组到兵团迎春一机厂,找车间干部谈话当中,一个现役干部流露出想留下的想法,但又说出和厂长有矛盾,怕留下来厂长会遭打击报复。袁老头将此事记在心中。吃饭时,他突然拍了桌子,吓了在场的人一跳。他用手指着陪同吃饭的厂长,严肃地说:“现役干部留下继续干,是中央定的,你要是今后敢报复他,我要找你算账,听见了吗?”

       厂长一见平时和和气气的老袁头发了火,便老老实实表了态,既往不咎,和那个干部握手言和。

       很快,兵团和各师、团里的现役军人,陆陆续续地回到了原部队。他们当中大部分回原部队的理由是,觉得自己还年轻,想回部队再干几年。有的人家在南方,本人和家属受不了当地的寒冷气候,想在原部队转业回老家,安度晚年。个别人心有疑虑,怕留下来转业到农场不受重用,将来会遭人家打击报复。

       工作组把兵团机关团以下干部集中在第一招待所,办最后的学习班,让每个现役干部做最后的抉择。学习班伙食相当好,每顿饭有吃有喝。

       马汝川和袁天禄分别找每个干部谈话,凡本人提出回原部队的,可以马上回家去做准备。本人同意留下的,说出理由马上办转业关系。

       当时我给转业干部开粮食关系,和到地方落户口的手续。第一个办手续的人是政治部直工处干事林则云(大伙都叫他林贼)。当他拿起笔要签字时,头上冒着汗,手不停地颤抖,握着的笔一会儿放下,一会儿拿起,犹豫半天,就跟握刺刀扎自己的心一样下不去手。

       袁天禄参谋长对他说:“小林呀,你家在南方,来兵团又在佳木斯找了老婆,孩子又小,你老婆又不愿意回南方,你不是同意留下吗?”

       林则云听到这话,用四川话骂了一句:“日他奶奶的,签!”他签完字,把笔扔得老远,蹲在地上哭了。

       留下的干部,大都找了本地媳妇,在当地成了家。有的老家很穷,条件还不如农场。还有的,老家原籍就在东北,原部队又交代回来也是转业,农场条件也不错,干脆就留了下来。加上农场组织部门已表态,欢迎他们留下,工作有现成的位子,也就愉快地在农场机关转业了。

       在这期间,总局经沈阳军区批准,成立了总局武装部,又吸纳了三十多名兵团现役军人。他们又继续穿了几年军装,最后还是转业或退休,由垦区安置。

       留下来的转业军人,总局向他们敞开了怀抱。如:陈吉才,王殿林,徐硕芳,陈树政,王润章,罗加兴,姜善忠等等。他们在总局继续发扬部队的优良作风,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,勤勤恳恳,任劳任怨。他们的工作被总局认可,得到提升和重用,成了农垦系统的骨干。

       在这期间,北京军事学院来选干部。经省军区和原兵团干部部门的推荐,其中有兵团宣传处的韩忠志处长,侦察处李植谷副处长,军务处纪道庄副处长,38团冯宗成团长,三师宣传科刘厚沂副科长,作训处钱立华参谋,管理处王路通管理员,一招军医石桂媛医生(纪道庄爱人),共8人调入军事学院,当教员或从事行政工作。

       在这期间,宣传处的凌空副处长和张恒云副处长调入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。凌空到学院后,任训练部长(副军),1988年授衔少将。是兵团调出的现役军人中唯一授少将衔的军人(原兵团1964年授少将军衔的是任茂如和颜文斌)。

       回原部队的兵团计划处刘才副处长,任沈阳军区后勤部直工供应部部长(正师)。

       原兵团商业处王立业,调吉林梅河口沈阳军区三分部任副主任(副师)。

       原组织处杨春文调佳木斯守备八师当政委(正师)。

       原兵团办公室阎哲元(颜文斌秘书),回原部队任战勤处长(正团)。

       原管理处李福久副处长调黑龙江省军区管理处任处长。

       其他团以下干部回原部队。凡1949年9月30号前入伍的离休干部都进了干休所,其他人基本上都做了转业安置。


      七、兵团现役军人魂系北大荒

      1988年,总局举行纪念农垦30周年庆祝大会。总局武装部政委于勋来国防大学,找当年沈阳军区司令李德生(时任国防大学政委)题词。

       我们一起走到李德生将军面前,说明来意。李政委当场答应,挥笔写下了“再展宏图”四个大字。

       李德生写完后,又关心地询问总局的发展情况,鼓励总局的同志们继续发扬北大荒精神,把北大荒早日建成北大仓。

       这次来京,使于勋等总局的人,深受鼓舞。

       总局成立30周年之际,没有忘记原兵团颜文斌司令,把他从大连邀请到佳木斯开大会。颜文斌一下火车,刚刚踏上黑土地的一刹那,百感交集,感慨万千,眼泪一下就掉下来了。

       前来夹道欢迎的人群,从车站到农垦大厦,排出两公里路程,一片舞动着的花的海洋。

       颜文斌,这位曾经在黑土地、在兵团奋战八年的老将军,面对此情此景,顿时激动万分,一边向欢迎的人们招手,一边擦着热泪。现实告诉他,那里的人们没有忘记他,那片黑土地没有忘记他。

       在建三江垦区庆祝50周年之际,他们请中央“心连心”艺术团来祝演。三江人们没有忘记当年的垦荒英雄、老师长王少伯,专门用轿车把他从哈尔滨接来,作为贵宾坐在主席台中央。

       当这位已经82岁的老师长,迈着颤巍巍的两腿走下汽车,人们都拥向前去争先和他握手拥抱。想当年,这位师长在六师时,意气风发,英俊潇洒。如今,他已是“乡音未改鬓毛衰,儿童相见不相识”了。他慢慢地走向长满稻穗的稻田,吃力地蹲下,用大手抓起一把黑土。他用手使劲的捏捏,黑土被他攥出了水。他双眼湿润了。他深情地说:“这不是水,这是当年老转业兵和知青的血汗呀!”说完,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,滚滚而下。

       王师长一踏上建三江土地,就像回到多年没回去的老家,亲切万分。他看到建三江发生的巨大变化:取代当年草房的,是高高耸立的大楼;取代当年砂石路的,是宽阔的水泥马路;取代当年沼泽地的,是一望无际的高产水稻田。他面对垦区领导感慨万千:“这是改革三十年带来的巨大变化呀!我想你们再努力十年,这里的变化将不可想象,到时我一定还来看看。”

       说着,他从兜里掏出手绢,把攥在手中的黑土包好,小心翼翼地放进自己带来的提包中。在场的人无不被感动了。

       特别一提的是原兵团秘书处的夏一凡处长。他在病危时,躺在病床上,用最后一口气,写下遗嘱:自己死后,要求家人把自己的骨灰撒在兵团二师16团的土地上,他曾在那里蹲点,他要和那片黑土地,那片黑土地上辛勤耕作的人民永远在一起。

       哈尔滨原兵团机关现役军人几乎每年一到6月18日,便在管理处李福久的招呼下,组成筹备小组,把这一天当成重大节日来庆祝。他们邀请北京、沈阳、长春、本溪、大连、佳木斯等地的老战友、老荒友、老职工、老知青来哈尔滨一起聚会,一起回忆兵团的往事,一起端起北大荒酒畅饮。组织兵团人聚会,成了兵团现役军人后半生的大事。

       兵团撤销已经33周年了。凡是曾经在兵团工作过的现役军人,返城的知青,他们虽已告别兵团多年,但一提起兵团,他们就有说不完的话题。言语中,神情中,总是流露出难以割舍的情感。他们总是愿意在一起欢聚,一起纪念。心中久久挥之不去的是那段时光,那代人……

作者:纪道庄、王路通 来源:网络
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
发表我的评论
  • 大名:
  • 内容:
  本类热门
  • ·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各师、团地理位
  • ·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43团24连各
  • ·值得珍藏的知青油画集!难忘知青,
  • ·生产建设兵团历史
  • ·为何要组建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
  • ·十万官兵开发北大荒纪实
  • ·黑龙江兵团各师团与农场总局各管局
  • ·兴凯湖纪事--三年“自然灾害”
  • ·著名词作家闫肃 兴凯湖农场二、三
  • ·兵团撤销后军人去了何方?
  •   本类推荐
  • ·为何要组建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
  • ·兴凯湖纪事--兴凯湖建场记
  •   本类固顶
  • ·生产建设兵团历史

  • Copyright © 2024-2027  建哥家园  www.jiange.ltd